與普通科中醫師一樣,中醫眼科醫師通過望,聞,問,切四診評價患者的體質與陰陽平衡的問題。
因為眼睛的退化與全身健康問題密切相關。例如,中醫眼科認為角膜炎通常由“肝火上亢”引起。視網膜色素變性患者 的脈搏通常表現為先天腎氣不足。高度近視患者與脾胃虛弱,營養不良有關。在下藥或針灸時從調理全身體質出發辯證分析,再在眼睛局部加強治療,最終可以促進視覺改進。
除了檢查全身狀況,中醫眼科醫生還使用眼底鏡,裂隙燈,眼壓計等非介入式檢查方法確定診斷。例如同樣是“視瞻昏渺”,葡萄膜炎引起的和黃斑變性引起的治療方法和用藥完全不同。不看眼底就無法鑒別診斷。
對病因病機的理解越清楚,醫生為患者設計的治療就越有效。
患有高度近視的X先生說:發現眼前有飛蚊以後去看醫生,醫生檢查後說:”眼底沒有發現問題。中年人大多數都有點飛蚊,我(醫生本人)都有,不用理它”。 X先生問我:飛蚊癥是眼病嗎? 我回答:肯定是眼病。
飛蚊癥就是眼球裏面的玻璃體混濁了,看上去就像有黑點或雲霧飄動的癥狀。玻璃體本身是沒有血管的,它的新陳代謝全部靠房水和與視網膜之間的很薄的間隙交換物質。玻璃體又是由透明的膠原細胞密集排列組成的。視網膜營養好的時候,膠原細胞拉得緊,透光度就強。視網膜營養差的時候,膠原細胞松弛腫脹,透光度就差。所以在非外傷的情況下,出現少量飛蚊,提示視網膜營養差了。高度近視患者容易發生飛蚊癥,是因為眼球拉長,血管被拉薄,視網膜得不到充足的營養,影響玻璃體膠原細胞松弛造成的。 玻璃體與視網膜前後 有幾個部位粘連緊密,如果某個部位的粘連松弛甚至脫離,也會造成比較明顯的玻璃體混濁。這種情況常見於頭部被撞擊,或者腦顱壓或眼壓突然升高(例如舉重運動時),應該及時看醫生。 如果外傷造成視網膜出血,就會突然出現大量黑點和黑色的飛蚊,就一定要去看醫生了,因為可能是視網膜脫落的先兆。 由此說明飛蚊癥是眼病,不可輕視。
26歲的K 小姐對我說她從小是遠視要帶眼鏡矯正。長大後漸漸地不用戴遠視眼鏡了。但是最近一年發現眼睛近視了,需要戴近視眼鏡。她問我為什麽又有遠視又有近視呢?
我對她說:有些小孩出生的時候眼球比較小,晶體比較薄,折射率不夠。
物體的影像聚焦在視網膜遠端,就是遠視。需要用凸透鏡加強折射率,使焦點落在視網膜上。
隨著年齡的增長,晶體和眼球發育了,折射率正常了,物體的影像可以聚焦在視網膜上,就不需要戴遠視眼鏡了。隨著用眼過度,光線不足,或者發育過快營養缺乏,眼肌過度調節以至於松弛無力,晶體難以調節,好像變厚了一樣。
晶體的折射率太強,物體影像的焦點落在視網膜近處,就形成了近視。需要用凹透鏡發散光線,減少折射,使物體影像的焦點,落在視網膜上。
K小姐的情況已經變成近視了,並沒有遠視同時存在。
近視和遠視同時存在的情況常見於45歲以上的中年人。
如果原本患有近視,隨著晶體的老化,調節力減弱,會發生遠視。中和之下,有時可以不用戴眼鏡了。
如果近視度數比較高,發生遠視以後不能中和近視度數,就形成既有遠視又有近視的情況。需要帶雙光鏡或者多焦點眼鏡來矯正,看遠看近時產生不同的焦點才能看清楚。
想知道自己有沒有有白內障?
只要把一手四指卷成一個望遠鏡,小指卷成一個小如米粒大的小園孔,對著白墻。
一只眼閉起來,用另外一只眼從小孔向外望。有白內障的會看到放射狀灰線。
過一段時間,如果灰色的線變粗變黑,就是白內障加深了。
多喝好水,戴了量子芯片眼罩或眼鏡後,灰線可能變淡變短,就是白內障減輕了。